最新考古发现揭示冰河时期北美原住民的生存智慧配资论坛门户
在怀俄明州广袤的草原与山脉之间,考古学家们揭开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史前秘密。根据《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约13000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印第安人,已经掌握了利用多种野生动物骨骼制作缝纫针的先进技术。这些精巧的骨针很可能是他们适应严寒环境、向北方寒冷地带迁徙的关键生存工具。
研究团队对拉普雷猛犸象遗址出土的32块骨骼碎片进行了细致分析。这个著名的考古遗址不仅保存着古印第安人猎杀哥伦比亚猛犸象的痕迹,还出土了美洲大陆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珠子。通过先进的质谱分析技术、微CT三维成像以及骨骼化学成分检测,科学家们成功将这些骨骼碎片与13500-12000年前北美常见的野生动物进行了匹配。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原始工匠取材范围极为广泛:从体型娇小的野兔、狐狸,到凶猛的山猫、美洲狮,甚至可能包括已经灭绝的美洲猎豹。
这是我们首次明确识别出古印第安人制作带孔骨针所使用的具体动物种类和骨骼部位。研究负责人解释道。这些长度约5-8厘米的骨针经过精心打磨,针眼处钻有直径约1毫米的细孔,显示出惊人的工艺水平。考古学家推测,猎人们可能先用石制工具将骨骼切割成条状,再用砂岩进行细致打磨,最后用燧石钻头穿孔。
展开剩余45%这项发现具有重大的人类学意义。研究人员指出:保暖衣物的出现,使早期人类得以突破环境限制,向更寒冷的北方地区扩张。在末次冰盛期,当北美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时,这些用多层兽皮缝制的衣物能有效防止体温过低。考古证据显示,当时的缝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针脚密集整齐,能够制作出防风防雪的贴身衣物。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西伯利亚出土的一根距今5万年的骨针,暗示这项技术可能源自古印第安人的亚洲祖先。随着冰期海平面下降,这些掌握缝纫技术的猎人们通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但可能在迁徙过程中暂时丢失了这项技艺,直到13000年前重新发展出来。
除了生存功能配资论坛门户,这些骨针还反映了古印第安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在同一遗址发现的骨制装饰品表明,他们不仅用针缝制实用衣物,可能还制作仪式服装或装饰品。研究人员幽默地推测:我们很希望知道,这些远古裁缝在缝制冬衣时,是否也在享用热腾腾的炖兔肉。这个生动想象让我们得以一窥冰河时期人类既实用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存图景。
发布于: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